法国服务器

资产购买:有用,但有风险

过去几十年里,新兴市场央行在建立实施逆周期货币政策的信誉方面有很大进步。新冠疫情危机期间,许多新兴市场央行不仅大幅降息,还部署了包括资产购买在内的一系列工具,帮助恢复市场运行。

前些年,购买政府债券的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央行。然而,南非、波兰和泰国等国央行首次通过大规模资产购买来对抗市场失灵,这开创了新的局面。尽管这些国家的行动成功减轻了市场压力,但它们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未来规划时,仍需注意其他重要的考虑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资产购买应被视为一种应对新冠危机的特殊措施,还是一种更常态化的政策工具。与此同时,多种风险都需要加以应对,如财政主导、债务货币化、过度承担风险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专家 Tobias Adrian, Christopher Erceg, Simon Gray, Ratna Sahay 近期发布了一篇题为《资产购买和直接融资》的论文,为发挥资产购买的好处并抑制风险提供了一些指导原则。

他们指出,资产购买是有用的工具,但有风险。首先,央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将面临明显的风险 。其次,存在“财政主导”风险,即政府向央行施压,要求其实现政府的目标 。

在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召开的关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讨论的圆桌会上,南非储备银行行长Lesetja Kganyago、俄罗斯央行行长Elvira Nabiullina和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Carmen Reinhart 强调了央行资产负债表风险和财政主导风险,但也指出了其他的不良副作用。特别是,虽然资产购买可以降低尾部风险,但此类政策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鼓励过度承担风险、损害市场纪律等。此外,如果央行在做市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可能会抑制金融市场的发展。

资产购买的一项核心原则是,央行必须拥有为实现其法定目标而在必要时调整政策利率的自由。 央行通过发行储备来购买资产。除非央行能够通过将政策利率提高至与物价稳定一致的水平来冲销这些储备,否则这些额外的储备可能会产生巨大的通胀压力。

央行进行的任何购买都应出于央行主动,以实现其法定目标(而不是政府的目标)。资产购买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应与这些目标协调一致:为维护金融稳定而进行的购买一般应规模适度,并在金融压力缓解时予以出售;而为提供宏观经济刺激而进行的购买,可能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要实现这一原则,最好的办法是确保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资产,而不是“直接”通过一级市场购买或使用透支工具购买。直接融资使政府能更容易地决定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其需支付的利率,这往往会破坏财政纪律并增加债务货币化的风险。

就资产购买计划的目标、进入和退出的理由等开展清晰的政策沟通,也很重要。政府应该能够提供财政支持,以弥补任何可能出现的损失。这样的支持对于保持央行的财务自主权而言是必要的,同时也允许央行为实现其法定目标进行决策——而不是从其财务状况(或是政府的财政状况)出发进行决策。此外,如果财政当局自身的财务状况较好,那么它更有可能抵制住从央行寻求低价融资的诱惑。

资产购买计划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央行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而这些原则应有助于为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